惊了!孩子高一开学这阵儿,不知牵动了多少家长的心,那心呐,简直像长了翅膀直往学校飞!
原以为孩子离开家,自己能轻松点,可现实却是可怜天下父母心,老师都跟着无奈。说起来,与其讲孩子离不开家长,倒不如说是家长离不开孩子。孩子其实足够独立,可做父母的,就是忍不住担心他们吃不好、睡不好、穿不暖。从 3 岁送孩子去幼儿园,在门口守着怕孩子想妈妈;到初中、高中,每次送孩子去学校,都盼着孩子回头招招手。哪晓得孩子早适应了学校环境,头也不回就迈进校门,妈妈那失望的眼神,分明在说孩子长大了,父母在变老。孩子能展翅高飞,妈妈却开始不适应孩子离开的感觉。每次送孩子去学校,总怕他们不适应,可孩子跟同龄人在一起,经历一次次进步与分离,早习惯了,不习惯的始终是父母。就像“有一种冷叫父母觉得孩子冷,有一种饿叫父母觉得孩子饿”。孩子交给学校和老师了,既然希望孩子进步成长,家长就得放手、放心,给孩子独立成长的时间和空间。孩子或许会走弯路,但那是成长的必经之路,所以家长们,放手吧!老师可是除了家长外,比家长还重视孩子的人,孩子送进学校,家长放手,老师才能大展身手教导培养孩子。
家长对孩子的牵挂和想念,从老师这段话可见一斑:“@所有人 我的电话借给学生打电话打的太多被停了,请大家这两天通过微信联系我[抱拳]谢谢配合”。老师理解家长,却满是无奈与心酸。要是孩子军训身体不适,肯定会第一时间联系家长,家长也能提前和老师沟通。其实我作为家长,也想孩子。家长爱孩子,体现在方方面面,而老师对学生的爱和期望,不会流于表面,有时严肃苛刻,甚至会有体罚,当然也有鼓励和奖励。所以孩子在学校,对老师交代的任务会超常完成,变得优秀。家长的奖励,孩子觉得理所当然;老师的奖励,孩子却视为无上光荣。让孩子又怕又爱老师,才能进步。在家时,孩子觉得父母离不开自己、会包容一切,就越发任性,家长交代的任务完成得不好,甚至不屑去做。
为啥教师父母教不了自家孩子,医生父母医不了自家孩子?因为立场、出发点和表达爱的方式不同。所以家长就痛痛快快把孩子交给老师,放手把爱藏心里。终有一天,你会感谢放手的自己、感谢老师、感谢成长进步的孩子,看到孩子别样人生。
想当年幼儿园门口,家长们从上课等到放学的场景还历历在目,如今孩子上高中了,家长的心依旧没变。在父母心里,孩子永远是那个长不大的娃。未来不管孩子是保家卫国还是承欢膝下,我们都接受他的优秀和平凡。他是生命的延续,在我们心中独一无二。他优秀,就享他的福;他不优秀,我们就养他一辈子。这话虽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但咱们一起加油努力吧!
![]()
![]()
![]()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网友发表,不代表本平台观点和立场,如存在侵权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网络非法外之地,请文明交流,理性互动!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