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雄塘房镇:一人被清华录取后,又一人被北大录取!
来源:微言之滇
原标题:镇雄县塘房镇:一人被清华录取后,又一人被北大录取
01
近日,镇雄县塘房镇的朱旭同学收到了北京大学的录取通知书。至此,今年高考,塘房镇成为镇雄县既有学子考起清华又有学子考起北大的乡镇,喜获大“双黄蛋”!
02
塘房镇考起清华大学的同学是大擢魁村的赵耀恒,“微言之滇”8月3日发过这一信息。考起北京大学的同学叫朱旭,芒部山村人,就是那个有镇雄著名的外八景之一“一星拱斗”的地方。
朱旭毕业于镇雄县城南中学清北五班,以660分成绩绕过国家专项,被北京大学药学(六年制)专业录取。这孩子很帅气,声音细小得就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是微言老师笔下诸多考进清华、北大的学生中最吝惜语言的一个。但他坚定地告诉微言老师:他的志愿是先选学校,再选专业。在分数允许的情况下,北大是他的首选,虽然读不了他最想读的计算机专业,但“药学专业也还算喜欢。”
03
朱旭说,能考上北京大学,他特别感谢母校城南中学,感谢自己班级的所有老师尤其是班主任秦泽楼和语文老师毛超。
2022年,朱旭从塘房中学以567.9分的考分进入城南中学清北五班的时候,是全班58人中的倒数第一名。这让他特别担心自己在选科分班时,掉入下一个梯级的“启航班”。于是在危机感中很努力。选科分班前,他考在了全班的中间,没有被淘汰,松了一口气。
接下来,高一下学期期末,他考进了班级的前十名。这让他的自信心进一步增强了,同时“野心”也开始膨胀:我能不能冲进班级的前五甚至前三?但同时,朱旭的语文很差,用他的话来说,在班上是“特别差”。他的班主任告诉他:盯紧你的语文老师!
一般哪科差,学生与该科老师的心理距离相对较远。朱旭使劲克服自己的心理障碍,强迫自己向语文老师“逼近”,频繁接触语文老师,向他问问题、找资料,寻方法,解疑惑,努力补自己的语文短板。
高二上学期末,朱旭的成绩冲到了全班第一,排到了年级的前30名!也就是在那个时候开始,他在班级的目标榜上郑重而清晰地填上了:北大!
朱旭的“野心”进一步膨胀,他想冲年级前10名。但要在镇雄城南中学冲年级前10,太难了!凡是年级前20名的,全都是大神级别的存在。
朱旭一直努力,直到进入高三下学期,朱旭终于“杀”进了全年级的前10!
04
朱旭说:“我要再次谢谢我的母校,如果进入其他的学校我不一定能考上北大,因为不在这所学校,我就遇不到这样的老师。”
是的,是他的班主任告诉所有刚进入高一的同学:“这个时候起,你们全部清零,大家在同一起跑线上起步。”
也是他的班主任告诉他:“盯紧你的语文老师!”
是他的语文老师真的特别用心地对待了他这个语文“差生”,使他的语文高考成绩考出了129分。
是他班级的所有老师,共同垒起了他进入北大的分数。
是学校的一次又一次升旗仪式、校会,让他们一次比一次领悟和明白:“孝悌精忠、家国天下、家张社稷、责任担当。”大格局大理想大情怀,方能成就大教育“大”学生!
05
朱旭的父亲朱绍兵、母亲罗凤英都没小学毕业,哥哥朱祥2022年从昭一中考入内蒙古大学,妹妹朱海娟下学期在赤水源中学将进入高二。另外,爷爷奶奶也还健在。
朱旭说,考上北大,他最想感谢的人是母亲。虽然母亲只读过小学,但一直支持、包容、鼓励、温暖自己,自己一家三兄妹,印象当中好像没被父母打过。自己的家庭氛围很好,家人彼此之间没有尖刻的、抱怨的、负能量的语言。
母亲罗凤英告诉微言老师:“我和他们爸爸没读多少书,吃了很多苦,所以晓得读书有多重要,也就尽最大的努力支持孩子们读书,家庭还是比较困难,但我们从来不给孩子们提家长的困难。”
罗凤英说对孩子她是主张鼓励为主的,不会拿他们跟比他们优秀的孩子比,充分尊重孩子,理解孩子,尽量不打骂孩子。在学校为孩子们举办成人礼的时候,他和丈夫一人给孩子准备了鲜花,一人给孩子送去了牛奶。您能想象一对只有小学文化的父母给孩子的这种朴实但却是多么浪漫的仪式感吗?您是否已经看到了他们彼此望向对方时眼里的笑容?
罗凤英还告诉微言老师,娃娃也还是要管的,一点都不管那就是放任,“没得哪家娃咡一生下来就会这样自觉和懂事。要监督、要提醒、要引导。关键是父母嫑自私地用自己的感受要求孩子,要根据娃娃的情况看你咋个管,带着尊重管是会管好的。”这哪像小学都没毕业的母亲呢?微言甚至觉得:在对儿女深深的爱面前,天下的母亲,都是生来就有智慧的,与学历无关。
06
凡清华北大者,微言老师均要请他们给学弟学妹们提建议。
朱旭提了三点:
一是课堂最关键,要在课堂上高效学习,课堂上没听好,下来再啃效率就低得多。
二是休息时间能够不用来学习就尽量不用来学习,尽可能保证好睡眠。这三年,自己是从来不会带书进宿舍的。这和哥哥对他的认识一致:他说弟弟能考北大,最大的特点就是会放松。
三是要考高分,得注重补好短板,自己的语文就是一例。
07
朱旭说进了北大后,要好好学习,考博士,再争取考回云南。一是云南离家近,可以照顾家庭,二是云南相对于其他地方较落后,他想把所学更好地用于家乡。
妹妹说,二哥考起北大,特别为他高兴,但自己,这压力大了。
08
8月金秋,朱旭即将启程北大。
老家镇雄,塘房,芒部山,一星拱斗,石人耸立。
抬头看天高地远,俯首听河吟风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