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王老二”,有一手!
来源︱镇雄县公安局新闻
2025年4月22日,一封感谢信辗转送到镇雄县公安局牛场派出所辅警王国民手中,他看着这封信笑得像个小孩,所里战友们纷纷打趣:“王二哥,你又得表扬啦!”
所里战友们传阅着“王二哥”收到的感谢信,一张从学生作业本上撕下的纸张,工工整整的书写着群众袁某的心意。高兴中略带羞涩的王二哥向大家讲述着事情的经过:2025年正月底,袁某到牛场镇杨某家做工,活干完杨某却没有支付袁某的工资,多次讨要无果后,袁某报警求助。“王二哥”了解到袁某家中有老人生病急需用钱看病,然杨某家中同样经济困难暂无力支付。于是,“王二哥”从调解人转变为“当事人”,双方变三方,先行代付2000元的欠薪给袁某,杨某在两个月内分期还款给“王二哥”。调解达成一致后,“王二哥”又把着急的袁某送到车站让他尽快返程照看老人。之后,袁某联系到牛场派出所,称要为“王二哥”送锦旗,“王二哥”再三拒绝:“不要花冤枉钱,好好陪老人看病”。袁某因文化程度不高便求助邻居,在口述的情况下写下了这封感谢信!
大手一挥垫付2000元的“王二哥”和妻子住着几十年前修建的老房子,因俩儿子在外务工,夫妻俩还拉扯着孙子孙女生活,“王二哥”的工资是一家人生活来源的一部分。知道这事后,战友们打趣道,“王二哥”这个月得喝“西北风”了,他却笑嘻嘻地说:“我愿意!”
1995年,王国民是镇政府的一名基层调解员;2017年,王国民加入公安工作,成为一名党员辅警。现年57岁的王国民,从当年的“王小二”到现在的“王老二”,为牛场辖区群众奉献了从“小”到“老”三十余载的年华。工作以来,他成功调解了上万件矛盾纠纷,始终把人民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被辖区群众亲切称呼他为“王二哥”。
“王二哥”除了是调解能手,更是个闲不下来的人。在值班备勤的闲暇之余,他会主动打理所内所外的卫生,年轻同志纷纷感叹“王二哥”有操不完的心。他常常感叹:“我土生土长的农村人,什么苦都能吃、什么活都能干,你让我闲我还真不习惯。”他的这份操心,同样体现在了工作中。
2025年7月,牛场镇持续降雨,导致河水暴涨、道路积水及山体和路面塌方,“王二哥”立即投身抗洪救灾中。深夜的乡村道路上,他全身上下被雨水淋透,看见堆积在路面的落石,他就上前徒手搬开;看见倒卧在路面的树木,他就组织同志们一起搬;看见塌方危险路段,他总说他熟悉地形,“我先上”!每一次汛期,清路障、拉彩带、堆砂石便是他工作的常态,塌方严重的路面,总有他站在风雨中摇晃着手电,把自己当成警示牌,引导警示过往车辆和行人。
日常巡逻中,看见路面不平整,他总会去借来锄头修补路面;走村入户中,他总力所能及的帮助老人接电线、换灯泡、修电器等;案件办理中,他总能将情理、法理、道理有机结合,引导违法人认识错误主动配合。
派出所的调解室每天都很热闹,通常都是在争执声中开场,又在感谢声中落幕。群众的一声声道谢,便是对“王二哥”工作的肯定;组织的一次次表彰,便是对“王二哥”工作的认可;他时常和年轻同志讲:“身为党员,要对得起胸前的党徽;身着警服,要对得起头顶的国徽!”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