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成功

监测显示:赤水河(镇雄段)生态持续向好!

来源:@镇雄融媒

近日,西南大学水产学院鱼类逆境生物学研究团队深入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赤水河流域(镇雄段)进行第四季度系统性生态监测,为保护这一重要生态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云南光唇鱼,全长345毫米,体长289毫米,体重364.5克。”研究团队成员有条不紊地对捕获的鱼类进行规范化的生物学测量。同时,团队采用多种采样方法,对保护区内水温、溶解氧等关键水质指标以及鱼类、浮游生物等水生生物样本进行系统性采集。


西南大学水产学院副教授刘建虎表示:“通过系统调查水生生物的种类、数量与分布规律,并结合基因检测等技术手段,我们能够全面掌握赤水河流域的生物多样性现状,从而科学研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监测数据表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鲈鲤等珍稀特有鱼类在赤水河流域的出现频率显著提高。“如今开展监测时,我们常能捕获到体重达1至2公斤的成鱼,改变了以往以未成熟小鱼为主的情况。这表明鱼类拥有了完整的生长周期,种群结构正朝着健康、稳定的方向发展。”刘建虎告诉记者。


作为赤水河的发源地,镇雄县坚决扛起“源头责任”。自“十年禁渔”实施以来,全县紧紧围绕“水上不捕、市场不卖、餐馆不做、群众不吃”的工作目标,构建了完善的网格化管理体系,持续强化跨区域、跨部门执法协作。通过“人防+技防”深度融合,不断加强禁捕联合执法力度,严格规范休闲垂钓,全面落实市场监管和船舶管理。同时,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引导,始终保持对禁捕工作的高压严管态势。



持续的治理已显现成效。镇雄段水域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改善,珍稀特有鱼类种群数量稳步恢复。随着水生生物资源的有效回升,苍鹭、夜鹭等水鸟纷纷回归赤水河流域觅食与栖息,形成了“鱼丰—鸟众”的良性生态循环。这一变化标志着河流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与稳定性得到了实质性增强,证明了保护区生态修复工作取得显著进展。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网友发表,不代表本平台观点和立场,如存在侵权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网络非法外之地,请文明交流,理性互动!
热门评论
打开镇雄微生活APP,与楼主互动
你的热评
游客
发表评论
最热雄友圈
  • 分享了图片

    晨陌

    9
  • 分享了图片

    成心如意

    8
  • 🌸🍃🌸 学会努力前行,学会努力奔跑,学会努力奋斗,做一个积极、向上的人,在人生的山坡中一路向阳,最终到达幸福的山巅。从没有人,过着风平浪静的生活,就能到达梦想的彼岸,时光永远静好,生活从来不易,不过没关系,过好当下!#美好的一天从晒照片开始##发个日常圈,储存今日快乐##每天一条雄友圈#

    蒋二妹

    8
  • 分享了图片

    成心如意

    7
  • 分享了图片

    成心如意

    7
  • 分享了图片

    成心如意

    7
  • 家人被抓找关系有用吗?#祝林虎律师# #刑事咨询# #取保候审#

    刑事律师祝林虎

    7
  • 分享了图片

    回忆格式化

    7
  • 分享了图片

    成心如意

    6
  • 此情可待成追忆 🍂只是当时已惘然❄️#HDU#航拍 #镇雄#婚礼跟拍#摄影摄像

    让心情停止流浪

    6
热点推荐

安装应用

本地生活服务平台,随时了解家乡事!

免费下载镇雄微生活
这是app专享内容啦!
你可以下载app,更多精彩任你挑!
绑定手机才能继续哦!
绑定手机账号更安全哦!
绑定手机才能继续哦!
绑定手机账号更安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