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雄如何答好群众持续增收之问?
来源:昭通新闻网
原标题:昭通市:坚持就业优先导向 答好“群众持续增收之问”
过渡期以来,昭通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重要论述和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省部署要求,坚持就业优先导向,在提升转移就业工作质效的同时,聚力办好“家门口的务工车间”、促进返乡创业带动就业,千方百计增加群众收入,为打赢脱贫巩固“五年过渡期”收官战交出高质量的民生答卷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这里工作比较稳定,不到处去跑到处找工作,也不担心工资,工资是每个月准时发的,每个月最少都有五六千元,旺季的时候有六七千元。刚开始来的时候第一个月就发了1000多元的工资,老板还补贴20%。时间越久我们的熟练程度就越高、越好,所以说工资也就慢慢地提升了。”做过服务员、仓管员、洗车工的镇雄县塘房镇群众李润梅,已经在云南助嘉科技有限公司稳定就业近四年时间。在这近四年里,她不仅由服装加工的门外汉成了熟练工,还由普通工人成长为了生产组长,谈及现在的生活状况,李润梅满意地说道。
以反光类服饰产销为主业的云南助嘉科技有限公司,2022年4月入驻镇雄县呢噜坪纺织服装产业园以来,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目前已吸纳260多名当地群众稳定就业。“该公司现在越走越宽、越走越好,该公司现有员工260多人,整个规模跟我们的业务越来越匹配。公司将扩大规模,加大投资力度,还规划了二期工程,该公司计划将规模扩大到能容纳1000多名工人。”云南助嘉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贝国平介绍道。
去年通过政府招引入驻园区的云南龙升誉成体育用品有限公司,自今年3月开启第一条成品鞋生产线以来,产销两旺。目前已吸纳超过300名当地群众稳定就业。镇雄县碗厂镇群众陈训梅,原本在外务工,在得知家乡建起鞋厂后,今年初便选择回乡就业。“ 每月能有四五千元的工资,既能保障家庭开支,同时还能管理好孩子,之前我在其他鞋厂上班,回到家乡还能在鞋厂上班,真是挣钱管家两不误。”陈训梅说。
作为昭通市打造群众“家门口的务工车间”的典范,镇雄县呢噜坪纺织服装产业园核心产业围绕纺织服装展开,同时拓展制鞋、箱包等领域。目前,园区已引招引入驻企业13家,吸纳就业3300多人,带动就业9000多人。
近年来,昭通市将“家门口的务工车间”建设作为改善民生福祉的重要举措,抢抓产业转移重大机遇,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着力打造群众“家门口的务工车间”,让群众实现挣钱、顾家“两不误”。仅2025年上半年就创办“家门口的务工车间”252个,吸纳1.4万名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
在大力发展产业带动群众就业的同时,昭通市还着力建机制、搭平台、优服务,吸引在外务工群众、昭通籍企业家、大学生等群体返乡创业带动群众就近就地就业。仅2024年1月至2025年3月,全市就引导5.5万人返乡创业,带动14.4万人次在“家门口”就业。
由镇雄籍企业家吴长斌回乡创办的罗旺斯集团爱家门业,2024年11月在以勒五金高新产业园投产运营以来,生产、销售等环节已经带动近100名当地群众就业。“到镇雄来建设这个厂第一我们的老板也是家乡人,想回到家乡带动整个家乡的发展。从投产到现在我们的经营状况是挺好的,到目前我们一个月的产值是在300万元。现在我们这个市场回到家乡还是挺大的,我们面对的是整个西南地区。”中国罗旺斯集团(爱家门业)销售总监周舟介绍。
“工资也还不错,每月有7000元左右,在镇雄来说这个工资也还是非常不错了。如果没有这个厂的话,我们还要出外面去打工,媳妇也一起,老人照顾孩子不方便。”实现群众“挣钱”和“顾家”两不误,中国罗旺斯集团(爱家门业)员工邓成剑更愿意回到家乡就业。
目前,罗旺斯集团爱家门业所在的镇雄县以勒五金高新产业园已招引入驻企业16家,吸纳就业1300多人,带动就业3900多人。
过渡期以来,昭通市立足实际,充分发挥区位、交通、资源、人力等优势,探索创新思路举措,着力夯实产业硬支撑,持续抓好富民产业联农带农、返乡创业带动就业、“以工代赈”吸纳务工、盘活资产增加收益,千方百计促进群众就业增收,以实际成效答好“群众持续增收之问”,为打赢脱贫巩固“五年过渡期”收官战提供了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