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旗、国歌进村寨,镇雄县如何让家国情怀扎根?
来源:昭通日报
原标题:谱写发展曲 共绘同心圆——镇雄县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综述
《昭通日报》2025年8月21日第4版版面图
镇雄县地处乌蒙山腹地,有2个民族乡、25个民族村、567个民族村民小组,少数民族人口15.5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9.1%,是民族工作大县。2023年1月,镇雄县被命名为第十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随后又被确定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试点县。
建立机制 推动工作落实
近年来,镇雄县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纳入党的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内容、纳入县委开展常规巡察重要内容,高位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落实。同时,建立民族工作协调机制,定期召开协调会,确保各项工作齐抓共管见成效。
镇雄县将民族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提供经费保障。各乡镇(街道)明确党(工)委副书记和一名副镇长(副主任)分管民族工作,各县直部门明确一名班子成员分管民族工作,安排一人以上负责相关业务。
凝心铸魂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镇雄县高度重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组织乡(镇、街道)以及县直部门分管领导及业务人员进行培训,并打造线上线下有机结合的宣传教育平台,建设主题馆、主题广场、主题街区、主题公园等,通过发放各类宣传资料,依托LED电子显示屏、出租车等载体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行宣传。
此外,镇雄县“石榴红”宣讲团还深入村民小组、易地搬迁社区、企业等地进行宣讲。推进“十进十促”活动,印发全域创建任务清单,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讲融入“普法强基”“送文化百千万工程”等活动。
文化润心 构建共有精神家园
镇雄县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与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县、全国卫生县城等工作一体推进。开展红色文化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教进机关、进社区、进校园等活动,用红色文化培根铸魂。将赤水河保护打造成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工程,推进各民族在同护一江清水、两岸青山的行动中广泛交往交流交融。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四史”教育,广泛宣传国旗、国歌、国徽等国家象征标识、建筑标识、地理标识,在重点项目中嵌入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厚植家国情怀,增强中华文化认同。
镇雄县将各民族传统节日活动以及民间文化活动演绎成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交汇,促进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凸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唱响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主旋律的盛会。实施民族团结进步重点项目,在县档案馆创建民族文化陈列馆,成功打造一批具有中华文化底蕴、凸显镇雄本土特色、汲取各民族优秀文化营养、融合现代文明的歌曲《彝族人家有好酒》以及舞蹈《撒麻舞》等文化精品。支持刺绣、蜡染、泥塑等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开展传习活动。向民族乡免费发放少数民族通用国家语言培训教材,各学校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促进各族群众语言相通、心灵相融。
搭建平台 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镇雄县通过抓好城市民族工作,建立完善联席会议制度,推进各民族群众大流动。在推进“三项计划”中,依托“石榴红同心营”实施各民族青少年交流计划,坚持多部门联动,推进各民族学生合校、混班、混宿,组织开展跨区域、多样化的“石榴红冬(夏)令营”以及主题书画、演讲等交流活动,促进各民族青少年相互理解尊重、相互欣赏包容、相互学习帮助。依托“石榴红家园”平台实施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计划,聚焦“互嵌交融”持续抓好劳务输出工作,促进各族群众大流动大融居。
2024年,镇雄县推动劳务输出工作站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对在外创业、就业、生活的镇雄县人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以9个千人以上易地搬迁社区为重点创建互嵌式社区,组织各族群众开展交往交流交融活动,着力建设各族群众守望相助、手足情深的互嵌式社区。依托“石榴红驿站”实施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推动“民族团结进步+旅游”深度融合,在寓教于游、寓教于乐中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开展多层次多领域多样化的乡村旅游节、采摘节等活动,积极加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联盟建设。
民生优先 迈出共同富裕步伐
镇雄县持续加强感恩教育,让各民族群众深知困扰镇雄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党的深切关怀是根本因素,从而激发各族群众携手奋进的动力。
镇雄县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建立动态预警监测帮扶机制,实施系列帮扶措施,推动各民族共同富裕,全县人均生产总值实现连续3年增长。扎实推进“十百千万”示范引领工程,适当向发展不充分的高寒山区、边远村寨倾斜。实施8个“十百千万”示范引领项目,切实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
有效防范 排查化解风险隐患
镇雄县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切实提高对涉民族因素敏感舆情的发现、处置能力,营造健康向上的主流意识形态。全面排查影响民族团结稳定的矛盾纠纷等问题,及时处置利用网络挑拨民族关系、破坏民族团结的言行,有效防范化解风险隐患。强化风险防范,根据家庭风险程度分别标记“红”“黄”“绿”三色,高效应对处置各类突发情况。加大视频探头的安装力度,提高智能化防控水平,夯实平安建设和基层社会治理根基。
下一步,镇雄县还将强化宣传教育,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坚持加快发展,夯实团结进步物质基础;着力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依法治理民族事务,防范化解民族领域风险;创新举措,提升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质效,不断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迈上新台阶,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