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雄成功避险4起,幸亏转移及时!
来源:昭通自然资源
原标题:昭通成功避险22起地质灾害,避免431人伤亡
案例1:镇雄县“7·22”苦竹组崩塌避险
7月22日6时40分许,受强降雨影响,镇雄县盐源镇盐溪村苦竹组桥头发生1起岩层崩塌地质灾害,方量约800立方米。因预警及时,提前撤离受威胁4户21人,避免了人员伤亡。
7月21日9时30分至23时50分,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联合市气象局连续发布2期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信息,并通知各相关县(市、区)自然资源局叫应各乡镇和地灾监测员,提醒做好地质灾害防范应对工作,同时组织2个工作小组下沉风险等级较高的镇雄、彝良、威信等区域指导。镇雄县自然资源局收到预警信息后,第一时间叫应相关乡镇,做好在册隐患点和风险区巡查排查工作。7月22日6时35分,镇雄县盐源镇盐溪村苦竹组桥头崩塌隐患点发生局部落石,盐源镇党委政府、盐溪村委果断决策,提前将受威胁的4户21名群众转移安置,并严格管控防止人员回流。6时40分,发生大规模崩塌,造成2户房屋受损,因提前转移群众,未造成人员伤亡。
盐源镇盐溪村苦竹组崩塌全貌图
盐源镇盐溪村苦竹组崩塌房屋损毁图
案例2:镇雄县“7·23”仓房组崩塌避险
7月23日15时45分,受强降雨影响,镇雄县坪上镇河坝村仓房组胡庆延户屋后突发滑坡,方量约100立方米,造成4户房屋损毁。由于受威胁的4户14名群众提前撤离,未造成人员伤亡。
7月22日23时40分,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联合市气象局连续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II级预警信息,并通知各相关县(市、区)自然资源局叫应各乡镇和地灾监测员,提醒做好地质灾害防范应对工作,同时组织2个工作小组下沉风险等级较高的镇雄、彝良、威信等区域指导。镇雄县自然资源局收到预警信息后,第一时间叫应相关乡镇,做好在册隐患点和风险区巡查排查工作。7月23日9时21分,坪上镇收到蓝色预警信号后,依托“1262”预警叫应机制,将预警信息精准传达至村级监测员与网格员。监测员与网格员在巡查中发现河坝村仓房组胡庆延户屋后出现裂缝,裂缝在短短5分钟内裂缝剧增至5厘米,且伴有明显渗水,坡体发生坍塌风险极高。随即第一时间向镇党委政府及镇雄县自然资源局报告,镇党委政府果断决策,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迅速划定以胡庆延户为中心、半径50米的紧急撤离区,精准锁定需转移4户14人。并严格按照每户门口张贴的《防灾避险明白卡》上的预定路线有序撤离,仅用5分钟,14名群众全部撤离到安全地点。镇雄县自然资源局组织“驻县联乡”技术人员赶赴现场进行查勘,要求撤离人员禁止返回家中,并设置警戒线。人员撤离10分钟后,崩塌发生,1户房屋损毁,实现成功避险。
镇河坝村仓房组崩塌全貌图
坪上镇河坝村仓房组崩塌房屋损毁图
案例3:镇雄县“7·24”农场组滑坡避险
7月24日凌晨3时左右,受持续强降雨影响,镇雄县花山乡大火地村农场组发生滑坡,造成2间房屋受损,由于提前转移威胁区群众56户136人,避免可能因灾伤亡人员2户6人。
7月21日至22日,镇雄县遭遇今年以来最强降水过程,镇雄县自然资源局第一时间叫应相关乡镇,做好在册隐患点和风险区巡查排查工作。7月22日7时许,村民在巡查中发现大火地村农场组村民房屋后缘道路路面新增出现拉裂变形,村民房脚水泥院坝出现拉裂下错,附近道路及耕地中出现大量的横向拉裂缝及多级错坎。立即逐级上报相关情况,镇雄县自然资源局第一时间组织“驻县联乡”技术支撑单位现场勘察研判,初步判定该区域道路及房屋前端院坝出现局部变形,地质灾害风险较高,需对高风险区群众进行转移避险;花山乡政府果断决策,立即组织受威胁56户136人转移。群众转移后,滑坡中部房屋、道路及耕地中出现大量裂缝,房屋下沉、拉裂、错断形成危房,滑坡前缘出现多级垮塌,滑坡左前部道路隆起开裂。因提前预报、研判准确,实现成功避险。
山乡大火地村农场组滑坡全貌图
山乡大火地村农场组滑坡全貌图
花山乡大火地村农场组滑坡裂缝发育图
案例4:镇雄县“7·23”刺竹坪组滑坡避险
7月23日下午15时左右,镇雄县花山乡黄连村刺竹坪组发生滑坡,方量约1200立方米,由于受威胁的8户35名群众已提前撤离,未造成人员伤亡。
7月22日23时40分,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联合市气象局连续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II级预警信息,并通知各相关县(市、区)自然资源局叫应各乡镇和地灾监测员,提醒做好地质灾害防范应对工作。镇雄县自然资源局收到预警信息后,第一时间叫应相关乡镇,做好在册隐患点和风险区巡查排查工作。7月23日下午15时左右,镇雄县花山乡黄连村刺竹坪组村民巡查发现自家房屋下方斜坡发生明显下滑变形,房前院坝水泥地面出现开裂变形。接报后,花山乡党委、政府及时组织村、组干部叫醒叫应受威胁群众,立即转移避险。镇雄县自然资源局第一时间组织“驻县联乡”技术支撑单位赶赴现场调查核实,根据现场调查,滑坡现状变形破坏明显,后缘坡面可见多条张拉下错裂缝,裂缝长3-8m,宽4-20cm,下错15-65cm,村民院坝明显拉裂下滑,房屋墙脚出现张拉裂缝,裂缝长约6.5m,宽1~4cm。滑坡前缘坡体已局部产生垮塌,方量约1200立方米,滑坡处于加剧发展状态,需落实管控措施,严防人员擅自回流,坚决避免人员伤亡。
花山乡黄连村刺竹坪组滑坡全貌图
花山乡黄连村刺竹坪组滑坡下滑图
案例5:彝良“7·26”单家坪组泥石流避险
7月26日18时15分,彝良县洛旺乡中厂村单家坪组受持续强降雨影响,发生一起泥石流,因县乡防灾措施到位、乡村干部履职到位,提前组织受威胁11户53人转移避险,避免1户4人可能因灾伤亡。
7月25日21时30分,彝良县气象局发布预警信息,县委、县政府要求各乡镇严格落实“1262”精细化预警机制,县自然资源局及时通知各乡镇对辖区内重点隐患区域群众进行全面转移,在隐患风险未解除前,严禁转移人员回流。洛旺乡接到通知后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将预警信息通知至辖内居民。7月26日13时30分,洛旺乡中厂村单家坪组居民杨学勇观察到房屋前方山坡树木倾斜,到实地察看后发现地面有裂缝,判断可能发生灾害,随即电话上报。县、乡人民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接到险情报告后,第一时间组织人员赶赴现场,经综合分析研判,立即对威胁区域11户53名群众全部转移到安全地带,并采取现场管控措施,防止人员回流。26日18时15分许,该区域内发生泥石流,泥石流方量约12.5万立方米。因预警预报及时,管控措施落实到位,提前避险转移受威胁群众,实现成功避险。
石流全貌图
房屋损毁照片
农作物损毁照片
供电线路损毁照片
案例6:威信“7·22”元田滑坡避险
7月22日21时许,威信县长安镇瓦石村元田因持续降雨发生滑坡,方量约3000立方米,因预警响应及时,提前转移受威胁群众14户32人,未造成人员伤亡。
7月22日上午11时13分,威信县自然资源局联合县气象局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II级预警,并及时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调度各乡镇及地灾隐患点监测人员,要求隐患点加强地质灾害防范工作,对受威胁区域群众“应转尽转”,在隐患风险未解除前,严禁转移人员回流。调度通知发布后,长安镇党委政府和威信县自然资源局通过分析研判,组织镇村干部、党员先锋队组成联合工作组,顶风冒雨深入长安镇瓦石村元田滑坡地质灾害隐患点,采取“一对一”包户劝导、协助转移等方式,7月22日20时前将14户32名群众安全转移到预定场所。1小时后,滑坡发生,因提前撤离受威胁群众,避免了人员伤亡。
案例7:威信县“7·23”岩上组滑坡避险
7月23日11时25分,威信县三桃乡斑竹村岩上组受持续强降雨影响,发生一起滑坡,因预警及时、转移果断、措施强硬,紧急避险转移30户101人,避免2户9人可能因灾伤亡。
7月22日22时49分,威信县气象局发布暴雨橙色预警,县委、县政府要求各乡镇严格落实“1262”精细化预警机制,按照“1373”应急避险转移工作法,对辖区内重点隐患区域群众进行全面转移,在风险解除前严禁人员返回。三桃乡收到预警信息后,迅速启动“包户到人”机制,立即启动“1262”预警叫应机制和“1373”应急避险转移工作法,通过电话、微信群迅速覆盖危险区域所有人员。同时组建一支由乡村干部、派出所、消防队等组成的服务队加密辖区内地质灾害隐患点和重点区域开展巡排查。7月23日9时23分,斑竹村岩上村民小组有村民发现岩上组公路有明显开裂迹象,及时向挂村干部报告险情。接到报告的镇村干部到达现场,发现隐患点公路已出现一道宽约20厘米的裂缝,细石和沙土不断从坡体滑落。三桃乡党委、政府立即组织力量,通过敲锣方式挨家挨户叫醒叫应,全覆盖迅速转移受威胁群众。23时23分,30户101人全部转移;23时25分,山体突然滑坡,滑体体积约1.2万方,造成1户房屋坍塌、1户房屋受损,未造成人员伤亡,实现成功避险。
威信县三桃乡斑竹村岩上滑坡全貌图
威信县三桃乡斑竹村岩上滑坡房屋损毁图
案例8:威信“7·22”罗布社区滑坡避险
7月22日8时许,威信县罗布镇罗布社区土地组受持续强降雨影响,发生1起滑坡,因预警及时、转移果断、措施强硬,避免了9户38人可能因灾伤亡。
7月22日凌晨2时22分,根据威信县气象局发布的预警信息,县委、县政府要求各乡镇严格落实“1262”精细化预警机制,按照“1373”应急避险转移工作法,对辖区内重点隐患区域群众进行全面转移,在隐患风险未解除前,严禁转移人员回流。罗布镇政府接到通知后及时通过电话、微信等渠道将该消息通知至区内居民。22日7时,威信县罗布镇罗布社区土地组居民观察到后山树木倾斜,判断可能发生地质灾害,随即通过喊叫方式,提醒周边9户38名群众全部进行避险撤离,同时上报情况。县、镇人民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逐级接到险情报告后,当地工作人员立马赶赴现场,对现场进行管控,县自然资源局和驻县技术人员立即赶赴现场,进行调查核实。8时许,该区域内发生滑坡,滑坡方量约21万立方米。
由于在接到险情报告后,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反应迅速,充分落实分级负责的各项职责任务,采取有效处置措施,及时撤离受威胁群众,本次滑坡未造成人员伤亡,成功避险。
滑坡全貌图
房屋损毁照片
案例9:威信“7·22”石龙社区崩塌避险
7月22日3时30分许至4时,受持续降雨影响,威信县扎西镇石龙社区马蹄井发生多次崩塌,因预警及时、转移果断、措施强硬,避免了6户23人可能因灾伤亡。
7月21日晚10时,威信县气象局发布暴雨橙色预警,预计未来2小时罗布、扎西、长安、麟凤、庙沟将出现大暴雨,未来6小时双河、三桃将出现暴雨,同时发布做好内涝、山洪和地质灾害防范的通知。县委、县政府要求各乡镇严格落实“1262”精细化预警机制,按照“1373”应急避险转移工作法,对辖区内重点隐患区域群众进行全面转移,在隐患风险未解除前,严禁转移人员回流。扎西镇收到预警信息后,迅速启动“包户到人”机制,按照“1373”应急避险转移工作法,立即开展工作。22日2时30分许,巡查发现扎西镇石龙社区马蹄井组居民房屋背后边坡岩体出现裂缝,随即上报险情。接报后,县乡政府迅速响应,组织村组人员第一时间赶赴现场组织人员撤离并实施管控,自然资源部门和驻县技术人员赶赴现场开展调查核查。3时许,崩塌影响区内6户23名群众全部撤离并妥善安置,3时30分许至4时,石龙社区马蹄井组边坡发生多次崩塌,崩塌体滚落至居民房屋内,造成房屋损毁。
接到险情报告后,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反应迅速,采取有效处置措施,及时撤离受威胁群众,本次灾害未造成人员伤亡,实现成功避险。
崩塌全貌图
房屋损毁照片
案例10:威信“7·9”庙坝村坪上组滑坡避险
7月9日4时许,威信县扎西镇庙坝村坪上组受持续强降雨影响,发生一起滑坡,因预警及时、转移果断,避免了2户6人可能因灾伤亡。
7月8日12时50分许,威信县接昭通市暴雨预警,县委、县政府立即启动“1262”预警机制,要求各乡镇按“1373” 应急避险转移工作法转移辖区内重点隐患区域群众。扎西镇政府发现庙坝村坪上组降雨大,坡面多处出现汇流,立即对该区域采取了避险撤离、现场管控等处置措施。17时许,庙坝村坪上组受威胁2户6名群众全部撤离并妥善安置。9日4时许,庙坝村坪上组发生滑坡,造成一生产用房损毁,未造成人员伤亡。
滑坡航飞影像
滑坡全貌图
屋受损照片
案例11:威信“7.9”菜坝沟滑坡避险
7月9日凌晨4时,受强降雨影响,麟凤镇柏香村菜坝沟组马蹄湾发生一起滑坡,因预警及时、转移果断、措施强硬,避免1户4人可能因灾伤亡。
7月8日12时50分许,昭通市气象局发布预警信息,预计8日下午至9日上午,威信将出现强对流天气,届时将有暴雨至大暴雨。县委、县政府严格落实“1262”精细化预警机制,按照“1373”应急避险转移工作法,对辖区内重点隐患区域群众进行全面转移。因麟凤镇柏香村菜坝沟组马蹄湾曾于2024年7月发生滑坡灾害险情,山体裂缝明显;麟凤镇收到预警信息后,迅速启动“包户到人”机制,按照“1373”应急避险转移工作法,立即组织危险区群众避险撤离。8日16时许,滑坡影响区内1户4名群众全部撤离并妥善安置;8日22时54分,威信县自然资源局、威信县气象局联合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Ⅱ级气象预警,通知各乡镇做好应急转移工作;9日凌晨4时,滑坡发生,造成1栋居民房屋被掩埋。
在接到气象预警后,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反应迅速,充分落实分级负责的各项职责任务,采取有效处置措施,及时撤离受威胁群众,未造成人员伤亡,实现成功避险。
滑坡全貌图
滑坡前影像照片
案例12:威信县“7·9”茶腊园泥石流避险
7月9日3时许,受强降雨影响,扎西镇龙泉社区茶腊园水沟头发生一起泥石流,因预警及时、转移果断、措施强硬,转移了53户364人,避免可能因灾伤亡人员6户22人。
7月8日12时50分许,昭通市气象局发布预警信息,预计于8日下午至9日上午,威信将出现强对流天气,届时将有暴雨至大暴雨。县委、县政府严格落实“1262”精细化预警机制,按照“1373”应急避险转移工作法,对辖区内重点隐患区域群众进行全面转移。扎西镇龙泉社区茶腊园居民小组干部接到预警信息后,对辖区内开展巡查、排查。8日23时许,在巡查中发现水沟头河水暴涨并伴有碎块石撞击声,可能发生泥石流灾害,立即向镇政府上报。镇政府迅速启动“包户到人”机制,按照“1373”应急避险转移工作法,对沟道下游两侧居民采取避险撤离、现场管控等措施。9日1时30分许,泥石流威胁区内53户364名群众全部撤离并得到妥善安置;9日3时许,泥石流灾害发生,造成社区房屋、道路大面积受损。
在接到险情报告后,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反应迅速,充分落实分级负责的各项职责任务,采取有效处置措施,及时撤离受威胁群众,未造成人员伤亡,实现成功避险。
房屋被掩埋照片
泥石流冲入房屋照片